![]() |
| 十鼓文化村 |
這次選擇的就是最靠近台南的地方-仁德,以前很多的高中同學,家便是住在仁德,想起以前聊到的兒時記憶,他們最侃侃而談的便是偷拔台糖五分車甘蔗的趣事了,而且他們也很驚訝於我這位都市慫竟然沒有這樣的經驗,想到這便打算去那看看,但因為工業發展及糖業沒落,甘蔗田應該是看不太到了。
往南首先繞到黃金海岸,一早出發太陽還不太大,騎這一段還不會太熱,而沿途看到海浪拍打,就開始有出遊的感覺了。一旁岸邊還有一段是單車專用道,在這裡規劃這條路還算不錯,可邊騎邊欣賞海景,不過可能要傍晚過後來騎才會更有感覺。到了二仁溪橋後,再過去就是高雄縣茄萣鄉了,所以就往回找了個路口往仁德鄉去,真正開始踏入一車一鄉鎮的路途。但是沿途騎過去卻是有些小失望,整個飛砂走石,因為仁德現在也算是台南的重工業大鎮,工廠多相對的就是人多與貨車多,沿途也很少看到大片的農田,騎了一陣子後發現這樣可不行,看了看GPS的方位後就往二仁溪河堤的方向前進,之前騎曾文溪沿岸的經驗告訴我,上去一定有不一樣的景色。沿著河堤前進果然讓我看到了碩果僅存的稻田,出來外騎就是想看看這些感動,尤其是發生了大埔事件之後,更加珍惜眼前的景色,也許再過不久就看不到了,唉,整個無力,不說也罷。
騎了一小段的河堤就發現要再往市區前進了,因為已到了省道與86快速道路的交接處,此路河堤已是不通,只好悻悻然穿過省道與前嘉南藥專再往前進,今天的目的是希望能到仁德的南端看看,沿途再探探有無新的發現。穿過保安村後便往南前行,沿路雖已出現稻田,但卻傳來怪怪的塑膠味,一整個不舒服,雖已儘量避開工業區,但還是免不了要受到它的影響,還好我只是騎單車經過,但這裡的居民可能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騎著騎著,就看到了中洲村,我想這應該就是最南端了,也是穿過一陣砂石之後進到了村內,看了看地圖原來這裡還有個車站,既然到了就繞過去看看,車站本身還算滿現代的,之後才知道台鐵還特地從這裡開闢的一條支線要接到台南高鐵站,真正是阿伯講的沒讀冊,哈哈,也是給它拍張照做紀念,這樣就算長知識了。
過了中洲後就準備找路往北回騎了,因為今日真正的目的是要去保安車站看看,呵呵,這可是第一次去喔,台南人還沒去過永保安康,這樣才真的叫沒讀冊,嘿嘿,不想趕流行罷了。沿途又繞去中州壘球場,依仁國小看看,之後就往保安車站前進。當要到達目的地時,旁邊的基督教會吸引了我的注意,找個好角度拍了一張作留念。
教堂名稱為「車路墘教會」,車路墘為保安的舊地名,經過時僅是匆匆一瞥,沒能好好去了解一番,回來後查了相關內容後,才了解為一紀念二次大戰時罹難猶太人的紀念館,有興趣的連結如下參觀台南「車路墘教會」,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家都是人生父母養的,希望此類的事件永不要再發生。拍完後又往車站前進,其實這時肚子已經很餓了,但是美好的早餐我已心有所屬,只好忍耐繼續前進。
![]() |
| 保安車站一隅 |
穿過了86號橋下轉個彎就到了十鼓文化村,但看了門票售價後就準備拍照留念了,也許應該更親民一些會更好。今天的旅程也準備到了尾聲,終於要到了祭祭五臟廟的行程,不過在路途上又遇到了一個小發現,剛好爬了一個小山坡寫著往虎山國小前進,就前往探查了一下,發現國小小小的,但後門卻停了不少車輛,原來是個小桃花源。
學校的門口招牌也是很有意思,是用小朋友做的陶土當作看板,光這個做法就有趣了,裡面有涼亭可以乘涼,週遭也有遊樂設施供小朋友遊玩,玩完後還有水押阿可供洗腳。當天沒有進去,但隔天就帶著一家人前去渡過了愉快的早晨,偌大的樹蔭與微風,真是一整個涼阿,這不就是小時候夏日的感覺嘛,怎麼現在卻是如此珍貴了,還要跑到如此邊郊才享受的到,後門後面還有一片林蔭步道,在今日看來尤顯珍貴,往後不知去哪就帶小孩來這裡吹吹風,享受一上午的休閒。
最後一站即為日前鎖定的目標:二空村長"張"涼麵。近年來台南街上不止一間的冒出標榜著「二空」來的涼麵,這真的教我摸不著頭緒,到底二空是哪裡空,原來指的是來自仁德鄉二空新村的眷村涼麵,網路上另有一家老店"洪記"涼麵也很有名,但我是先看到就先坐下來吃了。跟一旁的原住民先生聊了起來,他是住在南橫桃源鄉特地下來買涼麵的,想不到好吃到路途遙遠都可以專程下山一趟,也順便跟他聊了一下南橫現狀,看來我只能看著往日的照片憑弔了,目前還是只能到桃源鄉就不能上去了,想想往日與車友爭戰南橫,真是不勝唏噓。
![]() |
| 吃了幾口才記起要拍照的涼麵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