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14日 星期六

單車行腳遊台南-仁德鄉

十鼓文化村
話說當初忽然靈光一閃所進行的每週單車台南一鄉鎮的計畫也已經進行了一個半月,其實自己是比較想騎遠一點的地方,不過夏日的南部大太陽可不是蓋的,往往時間過了10:00 AM之後再騎下去可是會破皮的,所以為了可以早點回家,在北邊臨近的鄉鎮騎過了以後,也是要往南邊拓展一下,時間上也比較充裕。

這次選擇的就是最靠近台南的地方-仁德,以前很多的高中同學,家便是住在仁德,想起以前聊到的兒時記憶,他們最侃侃而談的便是偷拔台糖五分車甘蔗的趣事了,而且他們也很驚訝於我這位都市慫竟然沒有這樣的經驗,想到這便打算去那看看,但因為工業發展及糖業沒落,甘蔗田應該是看不太到了。
往南首先繞到黃金海岸,一早出發太陽還不太大,騎這一段還不會太熱,而沿途看到海浪拍打,就開始有出遊的感覺了。一旁岸邊還有一段是單車專用道,在這裡規劃這條路還算不錯,可邊騎邊欣賞海景,不過可能要傍晚過後來騎才會更有感覺。
到了二仁溪橋後,再過去就是高雄縣茄萣鄉了,所以就往回找了個路口往仁德鄉去,真正開始踏入一車一鄉鎮的路途。但是沿途騎過去卻是有些小失望,整個飛砂走石,因為仁德現在也算是台南的重工業大鎮,工廠多相對的就是人多與貨車多,沿途也很少看到大片的農田,騎了一陣子後發現這樣可不行,看了看GPS的方位後就往二仁溪河堤的方向前進,之前騎曾文溪沿岸的經驗告訴我,上去一定有不一樣的景色。沿著河堤前進果然讓我看到了碩果僅存的稻田,出來外騎就是想看看這些感動,尤其是發生了大埔事件之後,更加珍惜眼前的景色,也許再過不久就看不到了,唉,整個無力,不說也罷。
騎了一小段的河堤就發現要再往市區前進了,因為已到了省道與86快速道路的交接處,此路河堤已是不通,只好悻悻然穿過省道與前嘉南藥專再往前進,今天的目的是希望能到仁德的南端看看,沿途再探探有無新的發現。穿過保安村後便往南前行,沿路雖已出現稻田,但卻傳來怪怪的塑膠味,一整個不舒服,雖已儘量避開工業區,但還是免不了要受到它的影響,還好我只是騎單車經過,但這裡的居民可能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騎著騎著,就看到了中洲村,我想這應該就是最南端了,也是穿過一陣砂石之後進到了村內,看了看地圖原來這裡還有個車站,既然到了就繞過去看看,車站本身還算滿現代的,之後才知道台鐵還特地從這裡開闢的一條支線要接到台南高鐵站,真正是阿伯講的沒讀冊,哈哈,也是給它拍張照做紀念,這樣就算長知識了。
過了中洲後就準備找路往北回騎了,因為今日真正的目的是要去保安車站看看,呵呵,這可是第一次去喔,台南人還沒去過永保安康,這樣才真的叫沒讀冊,嘿嘿,不想趕流行罷了。沿途又繞去中州壘球場,依仁國小看看,之後就往保安車站前進。當要到達目的地時,旁邊的基督教會吸引了我的注意,找個好角度拍了一張作留念。
教堂名稱為「車路墘教會」,車路墘為保安的舊地名,經過時僅是匆匆一瞥,沒能好好去了解一番,回來後查了相關內容後,才了解為一紀念二次大戰時罹難猶太人的紀念館,有興趣的連結如下參觀台南「車路墘教會」,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家都是人生父母養的,希望此類的事件永不要再發生。拍完後又往車站前進,其實這時肚子已經很餓了,但是美好的早餐我已心有所屬,只好忍耐繼續前進。
保安車站一隅
總算到了車站了,感覺跟林鳳營的有些像,都是日據時代的遺產,小小的卻饒富趣味,有舊時的木製長椅,檜木造的樑柱,一眼即可望穿的站長室,也許對新一代的小朋友可能是一個不起眼的小車站,但也承載了幾代人的美好回憶,既然來了就等一等火車經過的感覺,好好的感受一下,但看完了也就是曲終人散的時候,繼續往下一站前進吧。
穿過了86號橋下轉個彎就到了十鼓文化村,但看了門票售價後就準備拍照留念了,也許應該更親民一些會更好。今天的旅程也準備到了尾聲,終於要到了祭祭五臟廟的行程,不過在路途上又遇到了一個小發現,剛好爬了一個小山坡寫著往虎山國小前進,就前往探查了一下,發現國小小小的,但後門卻停了不少車輛,原來是個小桃花源。
學校的門口招牌也是很有意思,是用小朋友做的陶土當作看板,光這個做法就有趣了,裡面有涼亭可以乘涼,週遭也有遊樂設施供小朋友遊玩,玩完後還有水押阿可供洗腳。當天沒有進去,但隔天就帶著一家人前去渡過了愉快的早晨,偌大的樹蔭與微風,真是一整個涼阿,這不就是小時候夏日的感覺嘛,怎麼現在卻是如此珍貴了,還要跑到如此邊郊才享受的到,後門後面還有一片林蔭步道,在今日看來尤顯珍貴,往後不知去哪就帶小孩來這裡吹吹風,享受一上午的休閒。
最後一站即為日前鎖定的目標:二空村長"張"涼麵。近年來台南街上不止一間的冒出標榜著「二空」來的涼麵,這真的教我摸不著頭緒,到底二空是哪裡空,原來指的是來自仁德鄉二空新村的眷村涼麵,網路上另有一家老店"洪記"涼麵也很有名,但我是先看到就先坐下來吃了。跟一旁的原住民先生聊了起來,他是住在南橫桃源鄉特地下來買涼麵的,想不到好吃到路途遙遠都可以專程下山一趟,也順便跟他聊了一下南橫現狀,看來我只能看著往日的照片憑弔了,目前還是只能到桃源鄉就不能上去了,想想往日與車友爭戰南橫,真是不勝唏噓。
吃了幾口才記起要拍照的涼麵
這位先生很有趣的問老闆娘怎麼會有這麼好吃的涼麵,還包了二三十包回去,害我也忍不住希望能夠快點品嚐這美味,吃過後再看看老闆娘在一旁快速的攤開煮熟的麵條,霎時間我懂了,原來好吃的秘訣在麵條,他可不是一般的油麵,透過翻轉可讓麵條快速降溫,保留麵條的勁道,再加上店家的醬料,就成了一碗碗道地的眷村涼麵,可以跟日式的涼麵比較看看,可說是不遑多讓,有空到店家去的時候,可要仔細看看老闆娘的絕活喔。大口吃完後就完成了今天的旅程,因為二空新村其實就在台南東區隔壁,可是近的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